楚天金報訊 □本報記者肖清清 通訊員蔡敏澎湖民宿 蔡雄
  導致宮頸癌的禍首是HPV(人乳頭瘤病毒),為什麼有人感染HPV不會患癌,有人卻會發展成宮頸癌?這說明遺傳特蒸烤箱征在癌症發病過程中作用重大。找到染色體上這些位點,就知道哪些人是易感高危人群。
  昨日,同濟醫院召開發佈會,國家“973”項目首席科學家、同濟醫院婦產科馬丁教授帶領團隊歷時三年,首次在漢族人群中發現兩個宮頸癌遺傳易感變異位點,這一重大研究成果,發表在國際頂級專業期刊《自然信用貸款遺傳學》上,論文影響因子高達35.8,在全球宮頸疾病研究領域引起不小的轟動。
  同濟醫院情趣用品研究宮頸癌獲突破
  發現兩個新的遺傳花店易感變異位點
  馬丁教授介紹,我國每年報告13.2萬婦女患上宮頸癌,5.3萬人死於該病,實際人數可能遠遠超過報告數。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發病的主要風險因素,超過99%的病例均檢測到HPV病毒感染。然而,臨床研究發現,超過70%的女性一生中有過一次以上的一過性HPV感染,但只有極少數導致宮頸癌。
  如果說發現HPV感染是找到宮頸癌致病的外因,那麼遺傳基因就是內因。但在全球範圍內,研究人員對宮頸癌發病的遺傳易感性基因仍知之甚少,也沒有中國人群的遺傳易感性相關研究數據。
  過去3年多時間里,馬丁帶領的研究團隊,檢測了浙江、上海、江蘇、廣東、北京、湖南等地數十家醫療機構收集的16484個樣本,開展大規模研究論證,共發現11個宮頸癌遺傳易感變異位點,其中兩個全新的位點是此前沒有被髮現過的,分別位於4號染色體和17號染色體上。
  新成果將改變宮頸癌預防方式
  轉化為臨床檢測手段需5-10年
  馬丁說,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宮頸癌預防性疫苗被批准用於臨床,不少國家和地區開展國家免費全民接種的方案。我國內地尚未批准宮頸癌疫苗上市,但遺傳易感變異位點的發現,未來建立起基因檢測模型,可用於宮頸癌發病風險預測,圈定高危人群後,將來的疫苗註射策略可從“全體適齡人群”縮小為“高危易感人群”。
  馬丁認為,宮頸癌疫苗目前的適用人群是“未感染HPV”的人群,很多國家採取對18歲以下青少年免費接種方案。
  我國按照5億適齡人群計算,全民接種費用將高達4萬億元,而有了基因診斷後,只有篩查出的10%左右高危人群才有必要接種,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接種浪費。該研究將改變宮頸癌預防方式,並有助於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疫苗防治方案。該成果還對早期臨床診斷、個體化治療、新藥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。但該研究轉化成為臨床可用的檢測手段,還需要5-10年的研發周期。
  感染HPV並不等於患宮頸癌
  未來基因檢測鎖定高危人群
  據介紹,我國宮頸癌患者平均發病年齡比10年前年輕了5-10歲,同濟醫院接診的最小患者僅19歲。目前篩查宮頸癌,主要是細胞學檢查和HPV感染檢測,很多女性查出感染HPV後,往往陷入恐懼,將HPV感染與患宮頸癌劃等號。
  馬丁教授說,大多數女性感染HPV,就像宮頸患了一次“感冒”。即使是高危型HPV感染者,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會轉化為宮頸癌,只有少數最終會發展成癌。
  因此,發現我國女性宮頸癌的基因密碼,未來在娘胎里就能接受基因檢測,獲悉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,是否需要接種疫苗,才能避免或少做這類無用功。
  鏈接
  目前,內地很多女性赴港打宮頸癌疫苗,專家認為這種做法也有些盲目。
  馬丁教授說,因為沒有感染HPV病毒的人接種宮頸癌疫苗,才能起到預防作用。世界衛生組織認為,能獲得HPV疫苗保護的人群年齡為9-26歲,而最適宜接種的年齡為11-12歲,因此國際上一般將適用年齡限定在18歲以下、沒有性生活的青少年。男孩子也可以打宮頸癌疫苗,因為可以預防由HPV病毒引發的尖銳濕疣等。
  馬丁教授介紹,因為HPV病毒主要經過性傳播,有性生活的人80%感染過HPV,感染了HPV病毒的人再打疫苗就沒必要。
  (原標題:同濟破譯新“基因密碼” 可圈定宮頸癌高危人群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ecvcbgkbh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